阳朔招商指南
位置
阳朔县位于
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桂林市区南面,地处东经110°13′-110°40′,北纬24°28′-25°4′。 东邻恭城县、平乐县,南邻荔浦县,西界永福县、临桂区,北与灵川县、雁山区接壤,县域面积1428.38平方公里。
气候
阳朔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热量丰富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温和湿润,四季分明。县内岩溶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夏长冬短,东北、西南部高海拔山区冬长夏短,春秋适中。气候受季风影响,一年的旱、涝、冷、热变化大。 气温 据阳朔县气象局观测资料统计,1981年至2000年,年平均温度19.5℃。最高是1998年,年平均气温20.4℃;最低是1984年,年平均气温18.3℃。1月最冷,月平均气温8.9℃;7月和8月最热,月平均气温28.3℃。每年5-9月,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℃以上。历年年极端最高气温都在35℃以上,其中最高达38.8℃(1990年8月31日);历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大都在1.0℃以下,其中最低为-2.1℃(1991年12月29日、1999年12月23日)。 雨量 本县年降雨量的分布,山区多于平地,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,东北、西部山区在1700毫米以上,东南部在1500毫米以下,其它地区为1600毫米左右。历年平均降雨量(1981-2000年)为1560.0毫米,最多年份1994年达2001.9毫米,最少年份1988年达1074.0毫米。每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月-8月,占全年降雨量的70%左右,而9月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3%-27%。月降雨量的分布很不均匀,最多为5月,月平均降雨量289.5毫米,占全年的18.5%,其次为6月,月平均降雨量为227.7毫米,占全年的14.6%。雨量最少是11月和12月,分别为58.4毫米和35.7毫米,各占全年的2%-4%。由于降雨年际、月际变化大,时空分布不均,水、旱灾害频繁,内涝最多的是葡萄镇。 霜雪 阳朔平均初霜日为12月11日,平均终霜日为1月23日。霜期平均43天左右,每年无霜期平均310天以上。年均初雪日为1月25日,平均终雪日为2月8日,雪期平均日数为16天,80%的年份没有积雪。 气压 1981-2000年,本县年平均气压为997.9百帞。1987年最高,为999.3百帞,1985年最低,为996.4百帞。月平均最高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,为1007.1百帞和1006.5百帞,月平均最低气压出现在7月,为988.7百帞。 风 本县季风明显,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,且风向季节变化明显,1-3月受冬季风影响,盛行西北风,6-8月受夏季风影响,东南风较多,4-5月和9-10月上半月,为冬夏季风过渡季节,风向常呈南北交替状态。1981-2000年,年平均风速为1.2米/秒,1-2月为1.3米/秒,其余各月均为1.0-1.2米/秒。瞬时风力一般在3级以下,最高达12级,但出现机率小。每年夏季均有大风出现,阵风风速达20米/秒。 日照 1981-2000年,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429.7小时,日照百分率为33%,但日照季节变化较大,1-4月多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70小时以下,特别是2、3月,平均日照时数只有43小时左右。5月份日照开始明显增多,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00小时以上,8月最多,月平均日照时数为204.4小时,最多的8月与最少的2月平均之差达164.0小时。
